<
g55m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自古红楼出才子 > 第1192章 满嘴尽是外行话的科举状元郎(祝福大家猪年大吉新春吉祥)
    第1192章

    “哦,老夫方才走得急,眼镜忘在书房了,一会再戴,来来来,乖孙儿,来让外公好好看看……”可惜近视眼度数越来越深的李格非根本就没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,乐呵呵地上前两步,将那王小石抱到了怀中。

    “……唔,看起来,跟你小子更像。”好吧,近视眼只能近观,不能远赏。

    “岳父,那眼镜,最好是戴上觉得适合的话,就一直戴着为好,如若是一会戴一会摘,不但极不方便,也还很容易让您的眼睛的近视之疾越来越重。”王洋只能好意地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就是,听到了没有,你女婿都这么说了,平日里老身怎么说他他都不乐意,还说什么那眼镜若是戴久了,染上习惯可就不好了。”旁边的李夫人赶紧点了点头接口道。

    “老夫,总不能一直戴着,那,若是上朝,顶着这么一副玩意,成何体统?”李格非有些尴尬地闷哼了一声道。

    王洋倒没有想到是因为这个原因,无可奈何地劝道。“岳父,就算是上朝戴着也没什么,像您这样堂堂正正的君子,难道还怕那些闲杂人等的闲言碎语不成?”

    “话虽如此,但满朝文武那么多,就老夫鼻梁上挂着这么一副,终究有些不妥当。”李格非无可奈何地道。

    李清照领着王小石跟着李夫人到一旁闲聊去了,留下了这对翁婿到了书房,李格非步入了书房的第一件事,就是将那副眼镜给戴上,唔,整个世界一下子变得清晰了许多。

    连带跟前王洋那张俊朗的嘴脸似乎也比往常要顺眼了不少。“我说贤婿,今日怎么想着过来窜门?”

    “小石头和娘子想您二老了,所以小婿就乘着闲暇领他们过来探望二位。”

    “你小子,尽挑着好听话说,唉……说实话,昨日你的举动,实在是太过莽撞冒失了。老夫现如今都还不知道应该怎么跟你岳母解释来着……”

    打量着跟前的王洋,李格非的表情很复杂,心情也同样十分地复杂。“陛下一点头,你王家数百万家财就等于不再是你自己的了,你明不明白?”

    王洋一脸坦荡地迎着岳父大人的目光,显得很是慷慨地道。

    “这个小婿自然是知道的,但是,在这个时候,若是为人臣者,只知道明哲保身,而不愿意站出来为天下黎庶安危,为朝庭社稷着想,那即便是赚了再多的钱,小婿也觉得过得心中有愧。”

    听得此言,李格非这位大宋难得的忠耿君子,不禁以掌击案。“好,老夫果然没有错看于你,能够有这样的心胸,而非只是为了献媚天子,不愧是老夫的爱婿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岳父大人夸奖了。”王洋嘴角微微一抽搐,赶紧一礼道。这位岳父大人虽然有些刻板,但倒也真是一位忠耿的君子,所以,面对他的提问,回答一定要正能量,要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出发。

    如果是苏东坡那位老司机问嘛,王洋给出的答案,自然又会有所不同。唔……这就是典型的见人说人话,见鬼,呸……见君子说君子话。

    问题是这位老丈人就喜欢听这些光伟正的答案,唔……正所谓君子投其所好,这自然不是什么猥琐的行为,王洋很是为自己的才智聪明洋洋得意。

    “那么,安抚、安置那些流民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有什么是老夫可以帮得上忙的,你只管说,若是财物不够的话,我李家……”

    “多谢岳父大人的美意,财物方面没有任何问题,现如今小婿所担心的问题是人手。”王洋总算是把自己今日的来意托盘而出。

    “……岳父大人您执掌国子监数载,我大宋的无数年轻才俊,多在国子诸学之中就读,但是,科举入仕一途,却是一条独木桥,不是所有有志天下的年轻才俊都能够跨过这道门槛。”

    国子监下面有国子学,有太学,还管理着天下诸多学馆,大宋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学子,要么出自于这些学馆,要么都是曾经在这些学馆里边学习过。

    而李格非这位国子监祭酒,就类似于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部长一般。

    王洋找岳父大人,自然是想要从李格非这里得到帮助,他已经跟天子沟通过,天子已经答应,允许王洋自已去找书吏。

    哪怕是他找来的书吏,只是不入流品的吏员,可好歹也算是国家工作人员。所以,王洋自然也不能太过随意惹得天子不悦。

    自然,李格非这位昔日在太学里边干了十多年教育工作,之后又升任为国子监祭酒的岳父大人,就是他挖掘人材的最好源头。

    听了王洋之言,李格非点了点头。“你的想法是对的,老夫身为国子监祭酒,单单只是国子学与太学,每年毕业的士子,便有数百人之众,而这数百士子之中,真正能够鱼跃龙门者,也不过十之二三罢了,而且这还是涵盖了常科二十七……”

    “常科二十七是什么鬼?”大宋元祐九年的王状元,此刻正一脸懵逼的看向跟前的岳父大人,满嘴尽是外行话。

    听得李格非这位大宋的教育部长脸直接就黑了,差点就想拿旁边的茶水直接泼到这货的脸上,特么的,连科举的常科是什么都不明白的文状元,怕是这也是大宋开国以来唯一的一位了。

    “常科,意思就是每三年一届的科举,士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所擅长的科目参加的科举考试,谓之常科。”

    “唐初之时,常科的科目共有五十余种,而我大宋的科举,承自唐朝,而一些不必要的常多有废弃,或者并入其他科目,至今为止,我大宋的科举,只余常科二十七也。”

    “其中有进士、明经、明法、秀才、明字、明算……”王洋看着在跟前扳着手指头在那里详细地述数科目的李格非,不由得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,自己的确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情况。

    “而我大宋取士,又以进士、明经为最主要的取士之道,其余诸科所取之士,数目都不是很多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像明法科,入仕之后,多会去做与法纪相关之职业,例如,大理寺、刑部等有司,而那明算科入仕,多往工部、将作监等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了这里,王洋点了点头。“学以致用,这个法子好。可是依小婿看来,我大宋却又很缺少明算、明法这一类的人材,为何?”